10月16日上午,吉林省松原市西北35公里处的一个管道施工现场,溅满了焊接花。9点56分,随着最后一个接头焊接的成功完成,中俄东部天然气管道项目黑河-长岭段(北段)全面完工,中国东北第一条天然气进口通道正式开通。
中俄东线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决定的战略性重大工程。它是中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也是中石油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服务,不断推进世界级综合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。2014年5月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《中俄东线天然气供应购销合同》,规定在30年内总供气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,年供气量为380亿立方米。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两个试验段的勘探建设,2017年12月13日中俄东线内段建设全面加快。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战斗,中俄东线北段于10月16日竣工。“从今年12月1日起,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东部路线向中国供气。第一阶段将是每年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。”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蒋常亮介绍。
“从竣工到投产的一个多月里,我们主要做好了自动控制和调试工作,这将使沿途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受益。”管道公司中俄东线项目部副经理冯东介绍。
中俄东线的气源来自俄罗斯远东的乔维奇和嘉阳金气田。俄罗斯天然气预计将于12月1日通过俄罗斯的“西伯利亚电力”管道进入黑龙江省黑河市。同时,由于该管道与哈尔滨至沈阳、秦皇岛至沈阳等现有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,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直接受益者,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天然气消费结构,形成多种供应渠道,对于增强我国冬季天然气供应能力,赢得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。
据了解,中俄东部天然气管道工程分为三个区段,即北、中、南。它从北方的黑河开始,在南方的上海结束。沿线经过九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整条管道与东北管网系统、陕京系统、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。共同形成南北贯通、东西贯通、对外连通的天然气管网格局,加快了“全国一网”建设。项目建成后,可向东北、环渤海、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资源。整个管道最初计划于2023年完工。
中俄东线是加快中国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典型项目。广大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管道制造、管道断裂控制、管道施工设备国产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。首次应用1422毫米超大直径、x80高钢级、12MPa高压级等高规格管道和施工参数困难,突破国外技术壁垒,管道核心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完全国产化。该项目首次实现了管道100%自动焊接、100%自动检测和100%机械化防腐补口。
中俄东线是中国建设“智能管道和网络”的示范工程。本项目首次实现智能工地建设,对管道建设关键过程进行远程实时监控,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数据采集、分析和预警。管道数字化双胞胎建设的广泛开展创造了管道建设的新模式。努力对管道进行实时无处不在的传感和系统分析,努力实现复杂天然气管道在整个区域和整个时间区域的优化运行。
中俄东线也是中国的绿色环保项目。中石油秉承环保优先的理念,通过缩小北区机械作业区,及时减少砍伐树木,恢复植被。特别是采用涵洞、盾构隧道等技术手段,在河流、湖泊、森林道路、桥梁等环境敏感地区实现绿色控制,保护了“绿水青山”的原有风貌。(李远,中国石油新闻李言平记者)
暖心!茂名电白供电员工勇救落水4条人命,家属送来锦旗致谢2019-12-07 12:34:40
© Copyright 2018-2019 jordan56.com 干湿门户网站 .All Right Reserved